我的海鲜鱼池的商海沉浮录_成都鱼缸_成都海鲜池

成都鱼缸_成都海鲜池

我叫陈大海,名字听着就跟海有缘,打小在海边渔村长大,闻惯了海风裹挟的咸腥气,也看惯了渔民们出海归航的忙碌身影。怀揣着对大海馈赠的热爱与生计的考量,我一头扎进了超市海鲜鱼池这门生意,就此开启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。

初涉此行,我满是憧憬。选址、装修、采购设备,每一步都倾注心血。为了打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海鲜鱼池,我跑遍各地水族市场,挑最好的玻璃、最先进的过滤系统,就盼着顾客一进店,能被那满池鲜活吸引。鱼池落成,首次铺货更是慎重,跟着经验老到的渔民出海收货,挑最生猛的虾蟹、最肥美的鱼,小心翼翼运回店里。

开业那天,我起了个大早,把鱼池擦拭得锃亮,海鲜摆放得整整齐齐。可天不遂人愿,刚开门,顾客是来了不少,却都围在鱼池前指指点点 —— 不知怎的,好几条鱼身上起了白点,原本灵动的虾也变得蔫巴巴。我脑袋瞬间空白,急得额头直冒汗,手忙脚乱地急救,换水、加盐、升温,能用的法子全用上,可还是拦不住海鲜的状况越来越糟。一天下来,损失惨重,望着一池死鱼死虾,我瘫坐在地,满心迷茫,不知问题出在哪儿。

消沉几天后,我不服输地开始复盘。咨询了凝聚力水族的专家后,才明白是新鱼池没 “养熟”,水质酸碱度失衡,加上运输时海鲜就受了点应激,双重打击才酿成大祸。重整旗鼓,我花了半个月时间精心调养鱼池,再次铺货时谨慎又谨慎,先少量进些皮实的品种试养。慢慢地,生意有了起色,顾客多起来,口碑也逐渐传开,我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,盘算着拓展品类,引进些高端海鲜。

然而,命运的重击接踵而至。一场超强台风席卷沿海,出海捕捞停滞,货源骤减,进价飞涨。为了维持供货,我只能咬牙高价进货,成本飙升让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。祸不单行,周边新开了几家大型生鲜超市,大打价格战,我这小本生意哪经得起这般折腾,销售额急剧下滑,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,夜里我常常失眠,头发一把把地掉,感觉走到了绝境。

就在山穷水尽时,转机悄然降临。一位老顾客找到我,说他是做自媒体美食测评的,看中我这儿海鲜品质,想拍一期节目。起初我半信半疑,但想着死马当作活马医,全力配合。没想到节目播出后,反响热烈,网友们纷纷夸赞我这儿的海鲜新鲜地道,还有不少外地顾客托人来买。这突如其来的热度,让店里客流量暴增,不仅本地老客回流,还吸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。

借着这股东风,我狠狠心更新了设备,换上智能恒温、自动换水的高级系统,还把鱼池扩大,增加珍稀海鲜品种。可新麻烦又冒头,员工不熟悉新设备,操作失误频发,有一回差点把整池水温调高到 “海鲜桑拿房”,幸亏发现及时,才没酿成大祸。于是,我组织员工培训,自己也钻研说明书,一点点把新设备驯服。

生意渐入佳境时,环保政策收紧,对海鲜养殖废水排放要求越发严格。刚升级设备,难道又要大改?愁眉不展之际,我再次找到了凝聚力水族的专家,他们帮我设计了一套生态净化方案,利用水生植物、微生物分解有害物质,不仅废水达标排放,还能循环利用部分水资源,节省成本。

多年摸爬滚打,我也攒下不少独门经验。比如,在鱼池里放几枚扇贝,能监测水质细微变化,扇贝一有异常,就得赶紧检测水质;给新进的海鲜喂点维 C 泡过的食物,能缓解运输应激;不同产地的同种海鲜,习性差异大,得分开养。

如今,我的海鲜鱼池成了超市招牌,还常有同行来取经。回首往昔,从开业惨败,到天灾人祸冲击,再到抓住机遇逆袭,这一路荆棘满布,却也收获满满。看着池里鲜活跳跃的海鲜,听着顾客的欢声笑语,我深知这门生意的艰辛与美好。未来路还长,还有新挑战等着我,但我有信心,靠着这份热爱与执着,定能乘风破浪,让这一方海鲜天地愈发兴旺。也希望每位想踏入此行的朋友,能不畏艰难,用心经营,收获属于自己的 “海鲜传奇”。

本文摘自:

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452523699367854644